2016年4月,在天涯、豆瓣和微博上,网友评出的“最难喝饮料”火了一把。在这项评测里,最终流传的版本是这五种难喝饮料: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和红色尖叫、娃哈哈的格瓦斯、黑松沙士以及崂山白花蛇草水。最终,这变成了一项生意:许多商家在网上打包出售这“五大神水”,的确也有不少消费者看了测评后买单。尤其是崂山白花蛇草水,原本只是地域性较强的小众饮品,在夺得“难喝圣水No.1”的称号后,成了无人不知的“网红”产品。崂山天猫旗舰店借机使用“神水”作为营销方案,更进一步将产品包装全部更新,卖到了全国。特点鲜明、话题性强、客单价在消费者承受限度内,这些都是潜在爆款的特征。
消费升级:互联网时代饮料新品牌有啥机会
对于传统饮料企业来说,“低糖”和“年轻化”似乎是两个可做文章的地方。作为继东方树叶之后,农夫山泉力推的又一款低糖茶饮料茶派(π)成为了在半年内全渠道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单品。就口味而言,茶派并不像前辈东方树叶一样“淡而无味”,但在甜度上则明显低于市面其他国产的含糖茶饮料。统一在2015年推出的“小茗同学”也是一样。不仅定位为口味清淡的“冷泡茶”,还突出“小茗同学”冷幽默、爱调侃的人格化形象。在推出的前5个月,“小茗同学”销售额便突破5亿元。植物性饮料是另一个方向。比如在近年异军突起的椰子水,代表是VitaCoco,由中国红牛母公司华彬集团引进。众多椰子水品牌进入中国市场,令该品类一度的市场霸主椰树椰汁受到了不小的威胁。
个性定制:喝啥让消费者自己决定
前不久,奥利奥在网上做了一场让消费者“定制包装”的活动。而在饮料界,定制产品本身也早已成为现实。现调饮料、星巴克咖啡的火热说明了在高度标准化、工业化的饮料之外,消费者对个性化选择也有较大需求。Kellyone便实现了灌装饮料的个性定制化。这个果蔬汁品牌从2016年7月上线起就不断地引起各方讨论。在Kellyone微信公众号内嵌的购买页面上,消费者可以选择3到5种不同的水果自行调配,系统会根据设置的百分比来告知是否“好喝”,调配完后还需要消费者为它取一个名字。不过,定制口味这个办法,看起来没法简单复制到果蔬汁之外的其他饮料品类上。
更换包装:新瓶装旧酒,玩更多花样有用吗?
可口可乐每隔一段时间会换新装、做“限量款”,对于饮料行业而言,“换包装”带来的是高性价比的市场驱动。当然,如何讲好这个故事很重要。2016年天猫双11,伊利发布了首款线上专供新品Byebye君,一款脱脂牛奶。用漫画少女形象、亮眼的色彩搭配以及诙谐的语言风格,试图满足网生一代年轻女性消费者“喜爱营养健康牛奶又怕胖”的诉求。当然,脱脂奶并非新有事物,伊利在Byebye君上的造势仅仅是更换了包装和品牌语言,但也不乏为一次与年轻消费者沟通的有益尝试。只不过,要找到年轻人的敏感点,恐怕并没有那么容易。事实上,与其构想消费者喜欢的,不如让他们真正参与设计过程。财经作家吴晓波创立的杨梅酒品牌吴酒便用了这样的思路。如果产品本身难以创新,怎么让消费者持续买单呢?2016年,吴酒通过向吴晓波频道自媒体背后的社群众筹设计,打造了四款代表四个季节的酒包装。在吴酒CEO陆斌看来,“要避免产品同质化,就要根据自己的群体提供差异化。通过社群讲故事,传达新情感符号,会更精准和容易一些。”